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苦水滋养的精神绿洲
初春的新疆气温已经回升,但在哈密市以东135公里的戈壁滩上,呼啸的狂风卷起阵阵黄沙,气温依旧寒冷。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上,一口苦涩的水井被枯黄的芦苇包围着。自清代开始,这处戈壁荒漠中的地标就被称为“苦水驿”。
1955年,哈密长途电信线务站为维护兰州至乌鲁木齐长途通信线路,保障新疆至内地通信畅通,在此设立了护线巡房。从此,以哈密线务段吴朝智为代表的维护人员饮苦水、抗风沙、战酷暑、斗严寒,创造了全段连续六年通信无障碍的“苦水神话”。
20世纪初,人们把身居“苦水”不怕苦,全心全意为通信事业奉献的精神称之为“苦水精神”。1966年3月8日,在第十六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上,“艰苦奋斗学苦水”的号角率先在全国邮电职工中吹响。从此,这里成为中国电信新疆公司重要的红色基地。2021年3月29日,伴随着戈壁上呼啸的风,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邵新华在这里上了一堂特别的党课,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的现场教学。
一口苦水井
从苦水旧址沿着覆盖着石子的沙土路下坡,苦水井就掩隐在枯黄的芦苇丛中。寒风中井水泛起层层涟漪,苦水人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新中国成立初期,维护通信线路条件十分艰苦。按照当时的情况,通信线路建成后,每30公里会设置一个包线段,每60公里设一个护线巡房。一旦线路开通,包线员就要进驻巡房,常年驻扎在线路上完成巡线任务。1955年,哈密邮电局为维护兰州至乌鲁木齐唯一的一条长途通信线路,在苦水驿旁设立了护线巡房——苦水巡房。以哈密线务段吴朝智为代表的维护人员,常年驻守在苦水巡房,守护东起红柳井,西至蒙古包的67公里范围内的线路安全。
上世纪60年代前,驻守者一个月的补给是3立方淡水、2两清油和20斤粗粮。淡水贮存在池子里,上面用一些东西遮挡着。戈壁滩上日照强烈,蒸发量大,淡水很快就会用完,等不到下一次补给的到来,驻守者只能饮用苦水井中的水。
苦水究竟什么滋味?今年已经70岁的吴光祖老人曾是苦水巡房的一名线务人员,回忆起苦水的滋味,他记忆犹新:“苦涩,难以下咽。”苦水井中的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臭鸡蛋味,苦涩难咽。喝下苦水,呕吐、腹泻成了家常便饭。即使是用它洗衣服,衣服上也会挂碱霜,用它洗头,头发会成为毛疙瘩。
清代学者施补华曾这样描述苦水驿:“苦水非苦水,征人泪化成,往来倾一勺,风味自分明。”苦水井的水是苦涩的,而喝过苦水的人都是最坚毅的。
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夏季,戈壁滩太阳直射,地面温度可达70摄氏度,坐在地上屁股都被烫得生疼。对于巡线人员来说,每天出工一个工具箱、一壶水、三个馕是标配。中午休息吃饭时,他们就躲在电线杆瘦长的阴影里遮一点阳光,露在外面的耳朵和肩头常常被晒到爆皮。戈壁滩上的风向变幻无常,有时出工顶着风,返回还顶风。风刮起来,就像千万把刀子飞舞,能削掉脸上一层皮,滋味无以言表。“人在线路在”,保护党和人民的通信安全是线路维护人员的职业信仰。老一代线务员在线路上工作,被大风刮跑的,被洪水冲走的,遭遇寒流伤残的,不乏其人。
在没有光缆的年代,所有的通信线路都是明线,爬电线杆紧线和维护是线务员的日常工作之一。“我们当时有两个人,从开春开始进行线杆巡检,无论刮风下雨,每根线杆都要爬一遍。”吴光祖回忆道。
在苦水巡房67公里的巡线范围内,共有1340根线杆,每根线杆高6.5米,线路维护人员全年巡检和日常维护,累计登杆高度相当于攀登了6.5个珠穆朗玛峰。而他们走过的戈壁有多长,经历的困难有多苦,却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两棵红柳树
在巡房旧址前,两棵红柳在初春的风中枝条摇曳,显得生机勃勃。当年由线务员郭振岭外出巡线时带回并栽下的小树苗,早已深深扎根这片土地,虬枝铁干,郁郁葱葱,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线路维护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
“对长途线务人员来说,艰难的是生活和工作条件,更是忍受孤独。”中国电信新疆长途传输局原党群工作部主任王小红说,“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工作、难咽的苦井水,都不是当年苦水人最苦的事,最苦的是他们心里的孤独和寂寞。当年,如果能在戈壁滩上遇到一辆车、一个人,能说上一会儿话,那是他们最快乐和满足的事,这种快乐和满足能让他们回味数日。”
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位驻守苦水房的线务员,在巡房外面的路上看到远处驶来一辆汽车,他迅速从巡房拿出马灯和一壶自己都舍不得喝的淡水招呼驶来的车辆。他摇晃着马灯大喊:“停下来!歇一会儿!我这儿有水,我们说会儿话……”驶近的汽车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有些慌张地加大油门绝尘而去。后来才知道,那位驾驶员把苦水巡房的线务员当成戈壁中的“野人”了。
原来在当时,全国流传着这样一种对巡线员的描述:“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烧炭的。”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吴朝智、唐自廉、刘国清、吐尔逊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巡线员,用“苦干”弥补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严重不足,创造了全段连续六年通信无障碍的“苦水神话”。
1972年,刚刚二十出头的吴光祖和徐玉成接过苦水巡房驻守任务,开始了他们的巡线生活。“刚开始工作也不习惯,因为啥?两个年轻人在这个地方根本见不到人。”因此每次送水车来时,他们都会拉着送水人说上很久的话。
“没有一点儿奉献精神,在这个地方是待不住的。老一辈的线务员比我们要困难得多,他们当初在这儿的时候,出行就是靠毛驴,第二代线务员才有了自行车。”吴光祖说。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夜晚守孤灯”是巡线人员最真实的工作生活写照。茫茫戈壁上,只有生生不息的红柳与他们相伴。
三代通信人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一个个接力苦水巡房驻守任务的线务员,以顽强的斗志,不断丰富着“苦水精神”的内涵,也激励着后来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哈密长途传输分局开始改变维护方式,由驻段维护变为集中维护,苦水已不再需要人驻守。
而“苦水精神”的传承从来不曾间断。从“苦水精神”创始人、全国劳动模范吴朝智,到“手冻掉了还有脚,照样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唐自廉,再到“身在苦水不怕苦”、一住就是20年的马全福,一代代劳动模范代表接续传递着精神的火炬。在“苦水精神”的哺育下,三代通信人在长达60多年的光阴里默默奉献着。
2017年4月18日,哈密长途传输分局成立了“苦水班”。“苦水班”自成立以来,墙上挂满了客户送的锦旗,柜子里放满了用户的感谢信。这个以“90后”为主的班组,用年轻的力量传承着前辈的精神。
精神的传承一直在延续。2021年3月29日,一堂以《赓续红色血脉,踵事增华红色精神》为题的特殊党课在苦水巡房开讲。新时代的新疆通信人在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邵新华的讲述中共同追忆红色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从毛驴到自行车,再到二人一车为一组,变化的是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变的是通信人对事业的忠诚。无论是老一辈的“苦水人”,还是今天的新疆电信人,通信线路一旦出现故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会立即带上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克服一切困难恢复通信。
如今,“爱疆爱企、变革创新、合作奉献、务实高效”的新疆电信精神已经成为新一代通信人继续前行的灯塔。“现在年轻一代都在学习老一辈传输人甘愿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用户为中心,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就是我们要认认真真做好的事业。”苦水班班长李英杰说。
从明线到光缆,从微波到卫星,从固网到移动网……时光荏苒,通信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分散包段维护到后来的集中维护,再到现在的综合化维护,通信线路维护手段在不断革新,而“苦水精神”作为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苦水虽苦也甘甜。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苦水精神”,直到今天,仍滋养着无数通信人心中的精神绿洲。千千万万的线路维护员工,他们从戈壁荒漠中一步步走过,留下风沙无法掩盖的足迹,这足迹,指引着继续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