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20年)》发布 我国
近年来,基于政策扶持、需求扩张、应用升级等方面的驱动,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第七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563.59亿元,同比增长17.1%,企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技术创新高度活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挥基石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政策环境不断向好
《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244.01亿美元,预计2020年增长至1278.27亿美元。从增速上看,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增速为9.11%,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受疫情影响,2020年最新预期增速远低于2019年12月的预测值,约为2.75%。
在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563.59亿元,较2018年增长17.1%,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增速约为8.85%。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政策布局不断提速,网络安全及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方面,网络安全法律及配套政策密集落地,网络法制建设继续稳步推进。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施行,为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开放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正在加快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已纳入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
另一方面,新兴领域政策举措密集落地。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指引,聚焦新一代前瞻性技术创新,加快完善新兴技术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支撑体系。
产品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发展总体向好
随着网络安全行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基本从传统网络安全领域延伸到了云、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和移动互联网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应用场景、保护对象和安全能力,我国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基础安全、基础技术、安全系统、安全服务等多个维度,网络安全产品体系日益完备,产业活力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白皮书》也指出,随着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近年来高速增长,目前,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供需关系也相对明朗。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整体发展较为稳定,技术布局相对完整。然而在产业链上游,我国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硬件和软件系统方面的技术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此外,《白皮书》显示,我国网络安全企业发展总体良好。在营收规模方面,上市企业营收规模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10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2019年平均营收规模为16.82亿元,较2018年的13.23亿元增长了27.08%。在营业收入构成方面,10家上市网络安全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由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组成,其中,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营收占比较高,平均占比达到企业营业收入的七成。尽管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但云化、远程化等需求激增,为产业带来商机。随着云化、远程化办公需求的增长,疫情防控支撑系统、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等系统和应用大规模推出,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相应增加,智能化、远程化的安全运维需求也逐步提升。
《白皮书》对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我国对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主体将持续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安全厂商将与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而随着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的逐步提速,政策、技术、产业和人才等要素之间互动紧密,为产业合作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在线的网络安全培训、竞赛,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网络安全会议等方式,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找到了新的路径。此外,新基建与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也将对网络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相关支撑政策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