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行业观察·从数据看变化|上半年规模以上电
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更是实现同比增长27.1%(去年同期为下降7.9%),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器件、计算机制造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1.3%、27.3%、25.8%和3.9%。可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在全球经济下滑、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不振、产业发展经贸不确定性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整体运行仍逆势增长,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27.1%,折射产业发展信心底气
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向好发展的强大底气。
从经济贡献来看,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收入规模合计18.6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全行业利润总额超过1.4万亿元,实现就业人数超过1500万人。
从技术支撑来看,信息技术加速融合渗透,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以5G、智能制造、消费电子转型升级为导向,产业链整合和产融合作扎实推进,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新兴增长点加速成长。5G成为支撑经济复苏发展的主要引擎,在教育、医疗、广播电视、安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在复工复产工作组的积极推进下,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星光电、京东方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领域的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倾斜、地方大力支持及行业共同努力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产业链上游进入发展高峰期,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半年能够交出优秀“成绩单”的主要原因。
同时,国内率先复工复产,也为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整体来看,由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较长,重点企业能有效带动上下游复工复产,加快复工复产速度。目前,电子信息行业平均复岗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提升产量和恢复正常研发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27.1%,凸显行业增长新机遇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应紧抓新基建和消费电子升级换代两大机遇。
新基建带来信息基础建设新机遇,目前已有数十个省市和重点城市出台政策支持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促进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创新多元化资金筹措和红利分享机制,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下半年,国家将进一步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各省市相关政策和项目也将加速落地,进一步拉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及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超高清视频应用和5G手机换机有望释放消费电子市场新需求。一方面,5月以来,工信部、广电总局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和《部(局)省市共同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建立了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明确年内各省市超高清视频发展重点任务,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加速完善,“超高清﹢5G﹢AI”等融合新模式大大拓展应用空间。另一方面,5G基站的加速部署和5G手机价格下降有望推动出现5G“换机潮”,进一步释放智能手机新一轮市场需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下半年,在全球疫情蔓延对供应链分工体系不造成根本性影响、国内疫情不出现大规模二次暴发、中美产业对抗不激化的情形下,年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将转向积极预期,在较为稳定的生产环境下实现平稳增长,重点城市在消费券等刺激推动下有望迎来数波反弹势头。
27.1%,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
着力推动产业朝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稳定信心、增强底气的关键。如何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温晓君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稳增长。他表示,高质量发展要基于高速增长,如果产业增速过分降低,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大市场、大体量和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我们要利用这些优势,维持产业较高的增长速度。
其次要扬长补短。“产业发展要有底线思维,要明白产业发展的弱点、短板在哪里,尤其避免‘卡脖子’环节掌握在别人手里,及时解决问题。”他说。同时,也要明白自身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如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等,尽快把当前的优势变成未来产业发展的胜势。
在当今时代,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的有效措施。对此,温晓君指出,我国要加快培养出更多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市场影响力,抗打击、有韧性的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冲击,电子信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更加注重培育以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服务保障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华为、中兴、联想、TCL、小米等龙头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优化产业链、降本增效等方式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竞争能力。企业的经营策略更加优化,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步伐明显加快,为推动电子信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更多的变化还将发生。只有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牵引,把创新做足,把眼光放长远,砥砺奋进,迎难而上,才能真正走好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