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火焰 温暖雪域 中国电信援助边坝县干部群体

2020-10-26 17:38:48

每当说到边坝,中国电信的援藏干部都会心潮澎湃;每当说到中国电信援藏干部,边坝的许多干部群众又有说不完的话。

2002年7月,中央企业对口援藏,中国电信来到边坝县。边坝地处昌都市西部,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藏语的意思是“吉祥火焰”。17年间,中国电信共派出八批16名援藏干部,他们就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

坚定信念,全身心融入边坝中

“当时第一批电信援藏队是我去接的,说实话,我不相信他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坚持下去。”边坝县电视台退休干部洛松顿珠回忆道。

地处深山沟,办公室就像二三十年前的,报纸只能看两三个月前的,电视和广播基本看不到、听不到,水和电都不能保证,大城市来的援藏干部,他们能坚持下来吗?

没想到,第一批援藏干部徐向东和黄少山不但坚持下来,而且很快就适应了。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一切重新开始。就是凭着这种信念,一批批援藏干部全身心扑在边坝上。

“为什么援藏”,这是所有援藏干部时刻都在想的问题。“人民邮电为人民,这是我们来到电信就受到的教育。人民的召唤,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龚书鸣不止一次这样说道。

深入基层,不畏险困与群众心连心

“援藏干部初到边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乡,这批援藏干部陈峰(2019年)刚到边坝三个月,就已经将八个乡镇转完了。”原边坝电信局局长普布次仁说。

开始的几年,道路崎岖颠簸,人坐在车上,犹如坐在大海中的小船上,忽上忽下,有的同志,还将肋骨颠断两根。有的地方还需要骑马,刚开始骑马,一天下来,屁股都磨破了,晚上睡觉只能趴着。

边坝道路之险,全藏闻名。在路上,他们用汽油烧过冰,用炸药炸过石头,还搭建过临时的小木桥,至于刨石、挖土去垫路,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前方突发泥石流,或突然从上方掉下一块巨石,生死也就在几秒内。

来到村中,他们不顾一路劳顿,详细询问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有的地方车开不到,他们不顾高原缺氧,一步一喘地爬上去。为了与大家拉家常,在四处飘来牛粪味道的房间中,他们学会了揉糌粑,削风干牛肉。

每次下乡,援藏干部还自己买许多吃的,送给村里的小孩,看到谁家特别困难,还会主动捐钱。“我记得杨志枚到都瓦乡下乡时,看到一个老奶奶家里很贫困,就把身上带的一千多块钱给了她,令我很感动。”原边坝电信局局长曲旺久说。

马先元结对帮扶江果堆村旦增巴丹一家,巴丹说:“马书记为我们家的经济收入操碎了心,他鼓励我开动脑子想出路,还经常给我出点子,像是我们的大家长一样。”

扶贫扶智,多措并举助力脱贫大业

真情援藏,精准扶贫。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从基础设施抓起,政府办公楼、自来水厂、电视台、青少年活动中心、招待所……一个个现代化且颇具民族特色的基建项目破土而出,掀开了边坝大发展的序幕。

随着援藏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开始,热玉、沙丁、马秀等乡镇所在地,水泥路、电灯杆、办公楼,旧貌换新颜;尼木村、许巴村、绕村、如村等6个村的群众搬入了宽敞、卫生的现代藏式民居。他们还在拉孜山下建立小型石材加工场,教群众如何采石和加工,既节约了建设成本,也为当地群众找到了创收的门路。

边坝风景之奇美在西藏也算是十分独特的,2009年,于君伦和陈军武创新思路,通过各种“潮”的方式向社会推介边坝。边坝电信员工次西拉珍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三色湖,是援藏干部写了一首名叫《三色湖》的歌,将边坝特色推广了出去,现在三色湖成了旅游景点。”

边坝也是全国格萨尔王说唱艺人之乡,邓友铭和杨光在尼木乡举办了“中国电信与尼木乡乡村文化艺术节”,同时,还招收有一定文艺才能和文化水平的农牧民孩子,组建了民间艺术团,并送到外面培训,现在,边坝艺术团在昌都已颇有名气。

为尽快帮助乡亲脱贫,他们广询“门路”,建蔬菜大棚,种优良牧草,建藏香厂,组建农牧业等生产型合作社和林下资源收购站,还积极发挥信息化优势,建立边坝县农畜产品电商平台,樊丁齐说:“我们要找到一条把边坝资源禀赋与电信优势相结合的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他们还不定期请医疗队为当地群众义诊,使许多人摆脱了多年来的病痛折磨,“我爱人当时难产,幸亏电信请来的医疗队,否则,就真危险了。”原边坝司机嘎加说。

扶贫先扶智,为拓宽边坝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视野,他们办起了读书班,创办了读书月,每年还组织干部到内地参观学习,送医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到内地进行专业培训,为边坝的未来培养人才。

教育扶贫是扶贫的重中之重。他们协调相关资源,用真诚感动一批批内地优秀教师,利用假期来到边坝开展教育培训,“援藏干部为边坝的教育扶贫注入了新活力。”昌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边坝县委书记)邓文昌说。

牵线搭桥,全集团员工共援边坝

每次新一批援藏干部临行前,集团公司领导都会对援藏干部说,你们是代表中国电信60多万员工去援藏的,要当好联系边坝和集团的纽带。

边坝是大骨节病的重灾区,全县4万多人,就有4000多人患有大骨节病,绝大部分都是儿童,大骨节病患者骨节严重变形,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杜绝大骨节病的方法就是吃大米。但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极高。

援藏干部将此事汇报给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当即决定发动全体员工捐款买大米。“伸出你我的手,共铸爱的河流,用我们的爱去温暖每个儿童。”从此,边坝就与中国电信全体员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年5月,满载电信人深情厚谊的50吨大米运抵边坝,时任昌都地委书记孟德利表示:中国电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能抓住影响边坝发展的关键——大骨节病问题,通过募捐,将广大员工的心与边坝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其影响是深远的。

为将电信人的深情厚谊传递给每个患者,援藏干部不但精心设计了大米袋子,还印发了大米食用的宣传单,并与当地民政、卫生和教育部门的同志一起,深入到乡村,建档立卡,与教育和扶贫挂钩,做好发放工作。“第二批援藏干部扎西平措和张小军做了很好的延续,每年的200吨大米,他们都会细细核对名单,到户询问是否用在孩子身上,然后记录下来,第二年再比对。”边坝寺管委会书记张安平这样说。

2016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焦开河副主席来到边坝开展调研和慰问,经过普查和科学分析,证明边坝县已无大骨节病新生案例发生。谈到此事,斯郎达吉(原边坝县委宣传部部长)和益西群培(原边坝县副县长)激动地说:“大骨节病得到有效治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为使“大米工程”更好地发挥治病、教育和脱贫的作用,援藏干部还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沟通,启动“壹元基金”工程,定期在全集团捐款,为边坝购买大米、资助大学生上学、捐赠学习用品。目前,“壹元基金”共资助920人,发放“爱心书包”3100多个。

边坝县政协主席江勇泽培说:“‘壹元基金’是针对大骨节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是许多孩子的救命钱、成长钱。”

他们还积极促进集团许多单位与边坝建立联系,上海电信为边坝培训医生,云南电信协助边坝干部定期开展扶贫学习,湖北电信为边坝艺术团进行专业培训,中通服为边坝干部每次到内地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四川电信长期承担大米采购与运输任务,西藏电信为西藏大中专学生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

情牵一生,我们永远都是边坝人

一次援藏,终生援藏。付强、周伟动情地对记者说道:“边坝已经融进我们的血液,我们每个人,梦里都多少次回到边坝,醒时,常常泪水湿巾。”

时时刻刻为边坝做点事情,已经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正如边坝县县长夏冰所说的,“已经回到原岗位的援藏干部经常了解县里的发展现状,如果有事,他们会动员所有关系帮我们想办法。”

昌都电信的扎西巴姆说:“高峰对我来说是父亲般的存在,当时,家里条件十分困难,为了不让我和姐姐放弃大学学业,每年自费四万元供我们上学,他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

土登江巴正是在援藏干部的持续帮助下,努力读书,勤奋工作,从“放牧娃”成为人民警察。他说:“从前不懂他们做那些事要干吗,现在看来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是帮助边坝人民摆脱贫困的大事。”

为边坝群众进内地提供服务,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原边坝县民政局局长尼夏说:“如果有人到北京看病,援藏干部就会帮忙协调医院,如果有人住院,他们还会定期去看望,我们戏称他们是边坝在北京的办事处。”

出于对边坝的无限眷恋,上任援藏干部马先元选择了继续援藏。

十七年的接力与坚守,援藏干部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时代凯歌,他们也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等光荣称号。

面对记者,昌都市副市长(原边坝县委书记)欧珠达瓦深情地说:“有一句话叫‘过九座山九条河你才能到边坝’,援藏干部克服各种困难来到艰苦的地方,为他们共同的家园——边坝,在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他们是我们边坝最亲的人。”

X中国电信宽带办理服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991967303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办理!